故意曲解

某人在一次宴席上问鲁迅:“先生,您为什么鼻子塌?”

鲁迅笑着回答他说:“碰壁碰的。”

在这个里面,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,又有对自己生活坎坷经历的嘲讽,这样丰富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与“塌鼻梁”这样一个具有丑的因素的自然生理特征结合在一起,便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幽默感。

在一次野外夏令营活动中,一位姑娘想把一只癞蛤蟆赶出营地,以免她的猫去咬它。她不断地向它跺脚,癞蛤蟆就接连向后跳。这时,旁边有人大声说:“小姐,你就是抓住它,它也永远不会变成白马王子的。”小姐跺脚,意味着要赶走癞蛤蟆,但大家都知道童话中蛤蟆变王子的故事,所以也可以荒诞地用来意味她想抓住它,好使它变成英俊的白马王子。这一曲误的理解,确实挺有意思。

运用这种方式开玩笑,可以令生活其乐无穷。

一个人低头看地,可能他是在寻找东西,也可能是头疼难忍;一个人抬头望天,可能是鼻子出血,也可能是在数星星。当我们看到事物不同的表现形式时,要调查清楚,了解其实质。如果想当然,按既定经验判断,就会导致错误;当然,如果故意别解和误解,就产生了幽默,令生活倍增快乐。

一列新兵正在操练,排长大声叫着:“向右转!向左转!齐步走!……”

一个新兵实在忍不住了,向排长问道:“你这样打不定主意,将来怎么能带兵打仗?"

明显,这个新兵是在故意别解,才能产生如此有意思的局面,排长不但没有责怪新兵,还忍不住想笑出声来。

曾有一位女教师在课堂里提问:"‘不自由,毋宁死!'这句话是谁说的?"

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:“1775年,巴特里克·亨利说的。”

“对,同学们,刚才回答的是日本学生,你们生长在美国却不知道。”

这时,从教室后面传来喊叫:"把日本人干掉!"

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,大声喝问:“谁?这话是谁说的?”

沉默了一会儿,教室的一角有人答道:“1945年,杜鲁门总统说的。”如此饶有风趣的回答,这位女教师还会“气得满脸通红”吗?

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太太在游武夷山时,不小心被蒺藜划破了裙子,顿时游兴大减,中途欲返。这时导游小姐走近老人,微笑着说:“这是武夷山对您有情啊!它想拽住您,不让您匆匆地离去,好请您多看几眼。”

短短的几句话,就像和煦的春风,把老人心中的不快吹得无影无踪了。

在日常生活中,一本正经地从事实出发,从常理出发,从科学出发,是找不到笑的感觉的,如果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,将毫不沾边的东西捏在一起,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误与情感和逻辑的矛盾中,才可产生笑意。因此,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人,用这种“故意曲解”的方式来消除烦恼,去掉难堪,表达着乐观与博大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